查看原文
其他

「观点」专家应当写书评

本文来源于《近代史研究》1999年第1期,原标题为《专家才能写书评 专家应当写书评》,作者为张亦工先生。



封面为最新一期



◉ 书评可以分为两类:以内容介绍为主的“评介”和以学术讨论为主的“评论”。

◉ “评介”类型的书评以介绍为主,文字简略,应当提纲挈领、详略得当、要言不烦。

◉ 开展学术评论,一定要结合专业研究,才能进行深入的学术讨论。

◉ 学术著作的评论已经成为学术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。

◉ 学术界真正重视书评,认识到书评的学术价值,进而承认书评撰写者的学术贡献和学术地位。

我想着重说明的是,书评的学术含量可以很高、学术价值可以很大,撰写书评需要很高的专业学术水准,绝非雕虫小技。所以,不能认为人人都可以写书评。好的书评,有价值的书评,权威的书评,一定只有专家才能写得出来。

近几年,我们尝试改进书评工作,主要的工作目标是,请专家撰写权威的图书评论。我们的经验是,只有专家才能写书评。因此,我们也想借此机会向史学界呼吁:专家应当写书评。

只有专家才能写书评,这样的主张好像是有点“脱离群众”,需要略作说明。

任何人都有权利评论图书,也有可能贡献一得之见。但是,严格意义上的书评,好的书评,只有专家才能写得出来。或者说,专家写的书评,才有比较多的学术价值,对于书的作者和读者才有比较多的借鉴和参考的价值。这是由书评的内容和性质决定的。

目前人们理解的书评,大略可以分为两类:以内容介绍为主的“评介”和以学术讨论为主的“评论”。这两类书评,都只有专家才能写得好。

“评介”类型的书评虽然以介绍为主,而且文字简略,但是应当提纲挈领、详略得当、要言不烦,要做到这样,必须对相关研究有深入的了解,必须有高屋建瓴的宏观把握能力。否则,只是罗列原著的章节、复述原作的若干主张,至多只是照猫画虎而已。因此,即便是写图书评介,也应当由专家来写,这样才能对读者有所帮助。

严格意义上的书评,是指包含有学术讨论( 学术批评当然在内) 的图书评论,这样的评论是学术研究的一种表达方式,对于相关的研究者也有参考和指引的意义。一般说来,只有专家才能进行这种有意义的学术讨论,这是不言而喻的。事实上,近几年各刊发表的受到读者重视和称赞的书评,一律是专家撰写的。

近几年,有学者呼吁培养专门的学术评论家,呼吁有志者专门从事学术评论,包括图书评论。这种呼吁,意在提倡学术评论和图书评论。但是,我认为,就当前的历史学而言,开展学术评论,一定要结合专业研究,才能进行深入的学术讨论。所以,统摄不同专业的专门的学术评论,基本上是不可能有人胜任的。各个专业的学术评论,各个专业的历史图书的评论,只能由各个专业的专家学者承担起来。

令人遗憾的是,许多专家学者还没有真正重视学术评论和图书评论工作,许多专家学者不大情愿写书评,甚至认为书评不是学术。这显然是一种简单化的不合时宜的看法。

《近代中国对民主的追求》


改革开放以来,学术思想自由抒发的余地迅速扩大,图书出版事业迅速发展,出版图书已经成为学术研究成果发表的主要形式。大量图书出版,必须辅之以高水平的图书评论,否则就可能使学术界面对良莠不齐的大量图书束手无策,就不能使优秀的学术成果及时脱颖而出,就不能及时地就重要的学术问题展开讨论。总之,不重视书评,就不能保证学术研究的健康发展。换句话说,对于学术著作的评论,已经成为学术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。这也就是近几年的书评工作逐渐受到学术界重视的根本原因。

概括而言,出版学术著作是学术研究的结果,评论这些学术著作,则需要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,当然也是学术研究的一种表现方式。撰写书评不但是学术工作,而且是只有专家才有资格承担的繁难的学术工作,对于学术界有参考和指导的作用,应当受到学术界的特别重视。

如何才能使学术界重视书评,才能吸引专家来撰写书评呢?有人建议提高书评的稿酬。目前的稿酬水平很低,在可能的条件下,或许可以优先提高书评的稿酬。但是,稿酬毕竟很有限,这个方法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我们认为,根本的方法是,学术界真正重视书评,认识到书评的学术价值,进而承认书评撰写者的学术贡献和学术地位。

作为学术讨论和学术指导方式之一的书评,不是人人可以胜任的,只有在相关专业领域有相当成就的专家才有资格承担起来。认识到这一点,就应当承认书评撰写者的学术水准和学术地位。

为了促使学术界更多的人早日认识到这一点,我们作为编辑应当特别重视书评的质量,着重加强邀请专家撰写书评的工作。这当然不是说简单拒绝其他人写的书评。有的作者确实认真努力,对于一些问题有自己的见解,他们写的书评,我们也应当认真对待。但是,多数的、主要的书评,我们必须邀请专家撰写。这才是对原著作者和读者负责的态度,才是对学术发展负责的态度。我们希望,史学界全体同仁,特别是各个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,都能重视书评,共同做好书评工作。


作者简介 

 张亦工(1946-2003),曾任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《历史研究》主编。著有《近代中国对民主的追求》(合著)等。


往期推荐

观点

书评是繁荣史学的有效手段

数迹

C刊公号热文——经济学(二季度)

刊界

省级党报理论版块简况(二)

智汇

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负责人就《国家“十四五”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》答记者问

方圆

一图读懂《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促进条例》

书简

中华优秀传统典籍中的学术智慧

撷英

高被引期刊公号热文(5月)

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研究院编辑部出品


● 声明

推文基于更好更多传递信息之目的,限于视野和能力,可能会有疏漏及不足之处,请随时指正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致信zhpj@nju.edu.cn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!

如需转载,请保持图文完整,并标注版权及本公众号ID、二维码、作者,谢谢!

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,第一时间获得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动态与研究资讯。

觉得“好看”请点赞或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